查看原文
其他

曾赞荣:论副中心意识、副中心标准和副中心质量

曾赞荣 前线理论圈 2021-09-22
摘要

北京城市副中心顶层设计和高标准建设实施以来,全区上下“副中心意识”基本树立,“副中心标准”正在提升,“副中心质量”日益彰显。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进一步强化副中心意识,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担当使命责任,积极奋发进取,引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振奋精神、扎实苦干,始终保持副中心生机勃发好势头,奋力把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六次对副中心规划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为副中心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6年5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2018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让副中心建设有了“大写意”和“工笔画”。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肯定“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为广大副中心建设者带来极大鼓舞和鞭策。

近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通州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深入探索践行“树立副中心意识、坚持副中心标准、创造副中心质量”这一理念,有序有力保障副中心建设顺利推进。目前,在全区上下,“副中心意识”已经基本树立,“副中心标准”正在提升,“副中心质量”日益彰显。
面对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副中心建设面临的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需要持续深化这一理念,引领带动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以更加奋发的工作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卓越的工作实绩,推动城市副中心始终保持生机勃发的好势头。

通州大运河一景

树立副中心意识,凝聚起副中心建设的强大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把副中心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是通州党员干部群众的幸运和责任,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副中心意识,充分理解“副中心是北京的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的重要一翼”“通州就是副中心,副中心就是通州”,让副中心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树立副中心意识,必须对党绝对忠诚。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重大战略,是党中央和北京市委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能否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北京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是对我们能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四个决不允许”的检验,是对我们是否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检验。作为通州的党员干部,要把建设好城市副中心当作首要政治任务,夙夜在公,恪尽职守,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副中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树立副中心意识,必须主动服务大局。胸怀“两个大局”,是新时代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要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着眼“三个之都”“四个中心”,充分认识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意义,这是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同布局,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副中心建设关系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核两翼”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抛开一城一地的限定思维,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广的维度谋划推动工作。牢牢把握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正确认识“都与城”“舍与得”的关系,主动做好承接、大力疏解提升、积极腾笼换鸟,加强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
树立副中心意识,必须勇于追求一流。城市副中心将是一座千年之城,一砖一瓦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有21世纪的眼光”,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主动对标党中央和北京市委决策部署,对标雄安新区建设,把追求世界一流作为工作理念和建设标准,发扬工匠精神,力求精益求精,把每一项工程都打磨成精品,留下更多经典,不留历史遗憾,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使副中心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
树立副中心意识,必须敢于担当作为。始终保持“赶考”状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和真本事,不断增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既只争朝夕、干在当下,又谋划长远、有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副中心建设的舞台上拼搏奋进,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坚持副中心标准,担负起建设管理好副中心的使命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面对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这一历史重任,要把“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要求落实到副中心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坚持最高标准“亮标尺”。副中心控规中明确指出“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这是“首善标准”的具体化和生动实践,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总标尺,要体现在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及北京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上;体现在以全局视角、历史维度和发展眼光创造性谋划工作、推动落实上;体现在对每项工作精雕细琢,做深、做优、做出彩上。“取法其上,得乎其中”,要把副中心建设成新时代的精品城市,必须把这条标尺坚持好、落实好,让“首善标准”在副中心大地上落实落细,形成具有时代标志、地域内涵、实践价值的“副中心标准”。
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副中心要成为“首都一个新地标”“新时代精品城市”“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对照目标,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基层治理、生态环境建设、老城“三修”等方面,还需要大幅改善提升。要全方位补齐“硬件”和“软件”短板,推动副中心制度机制再完善、管理服务再提升、干部素质再强化。要时刻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全局、把握大势,带着责任和使命去思考领悟,积极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副中心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创新驱动“焕新颜”。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是简单地造一个新城,而是要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和谐宜居之城,在一个人口、经济比较密集的建成区中推动城市功能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我们跳出思维惯性,运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去思考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适应副中心建设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政策、部门、资源等方面的合力,提升副中心建设管理的整体协调性。要发挥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平台作用,用好市级赋权,不断深化土地开发利用、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动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集聚。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知识更新和实践锻炼,练就适应时代发展、契合副中心需要的创新本领,推动副中心建设掀开新篇章。
坚持实干作风“出成效”。围绕落实副中心控规,我们已经制定了控规实施工作方案三年任务分解清单,要对照施工图、进度表,蹄疾步稳、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要抓住“十四五”时期副中心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稳妥实施“十四五”规划,实现弯道超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用群众口碑来检验工作成效。带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唱响实干担当的昂扬旋律。
创造副中心质量,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典范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副中心建设的主题主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北京市委对副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软硬双升、协同跨越”,高标准推进副中心控规实施,瞄准“三个示范区”定位和“六个城市”建设,塑造提升副中心品牌形象,着力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典范,创造经得起人民、历史、实践检验的副中心质量。
高质量加强党的建设。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加强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努力打造与副中心建设相匹配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相适应的基层党建示范区、相融合的首都人才新高地。坚持从严管理与正向激励“双轮驱动”,注重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统筹用好各年龄段干部,通过“提拔一批、引进一批、交流一批、储备一批”,大力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为、作风好的干部。注重在副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和疫情防控等重大斗争中“试金炼玉”,教育引导干部增强“四心”、勇当先锋、敢打头阵。要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努力形成党建引领副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坚持政府与市场两个轮子一起转,大力整合提升产业承载空间,加速激活盘活存量资源,打造资源引进、项目落地和企业服务的高水平闭环。依托重点园区和特色小镇,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优质资源,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全面落实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搭载科技创新的“3+1”定位,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激发产业发展动能、做优做强国有资本。发挥好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先导区政策优势,打造具有副中心特色、符合国际标准的服务业扩大开放体系,构建亲商安商的营商环境。统筹调配职住关系和公共服务,推动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发展。
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和治理。进一步发挥重大工程建设的牵引作用,按照“一年一个新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北京环球度假区、副中心交通枢纽、城市绿心及“三大建筑”、广渠路东延、东六环入地等重大工程项目。立足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管控力度,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推动副中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疏解非首都功能需要,严控人口规模和开发强度,做好战略留白。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塑造和谐共融的城乡空间形态。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特色小镇建设,持续抓好老城“三修”,实现新老同辉。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精治、共治、法治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时期,要坚持疫情防控、基层治理、复工复产“统筹抓、走在前”,全力以赴保障副中心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突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处理好水与城、蓝与绿的关系,加强城市建设强度管控,以蓝绿空间、自然空间组织城市空间,不断完善“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空间格局,强化整体城市空间景观营造,打造“绿心环翠承古韵,一支塔影认通州”的新时代城市画卷。严守生态安全底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全国文明城区成果,高标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百姓“出门见绿、起步闻香”,享有更多绿色生态福祉。将绿色理念融入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居活动的各个方面,注重发展绿色产业、能源、建筑、交通和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低碳、高效成为副中心建设发展的鲜亮底色。
高质量推进文化发展。围绕“建设文化传承的人文城市”,保护并利用好以大运河为核心、多类型文化并存的历史文化资源,萃取历史文化精髓,注入时代创新活力,集聚城市精神财富,进一步提升副中心文化软实力。精心培塑“大运河文化带”品牌形象,完善与中心城区相协调的文化和旅游休闲功能布局,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时尚创意相得益彰、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深度融合、彰显京华特色和多元包容的大文化产业,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使副中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在更宽广的领域彰显和传承。
高质量做好社会民生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七有”“五性”需求,多领域提升社会事业建设水平、多层次健全民生保障体系、多举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持续推进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引进市级优质资源,改造提升本地资源,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民生服务。要以12345热线办理为抓手,依托党建引领“双报到、双积分”“党旗飘扬副中心”“我是副中心党员”等新机制,组织引导更多党员干部投身基层服务和基层治理,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全力以赴解决群众诉求。要推进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智能化,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高质量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立足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实施好通州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四统一”要求,加强与北三县共管共控,推动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才资源等延伸布局,强化与“通武廊”“通宝唐”常态化对接,力促区域协同从“战略协作”落实到“战役战术协同”层面。抓住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重大契机,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让副中心“因路而兴”。加强与雄安新区的交流互促,推动 “两翼齐飞”。


作者:曾赞荣,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0年第4期,原标题“论副中心意识、副中心标准和副中心质量”

责编:沈聪

版式:山中石

图片来源:东方IC

监制:李爱玲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